其他
红杉种子 | 三年来快速成长的背后逻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创业邦 Author 巴里
日前,创业邦发布了两份2021年度榜单:《中国最受赞赏的创业投资机构》和《中国最受赞赏的早期投资机构》。与市面上其他榜单不同的是,这份榜单引入了一个新的评价方法,即同行评议(peer review)——请互相“亦敌亦友”的同行们选出他们心中最具分量的投资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红杉中国、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在这两份榜单中都位列第一。
作为国内最顶级的投资机构之一,红杉中国自2005年创立以来,投出了130多家上市企业,还有近80家独角兽公司,是新经济企业发展背后的支持者,因此获得中国最受赞赏的创业投资机构自然在意料之中。而红杉中国旗下的种子基金作为一支管理规模50亿,但仅成立3年多的早期基金,又何以能够拔得头筹呢?
在刚刚落幕的2021 DEMO CHINA创新中国峰会上,红杉中国合伙人郑庆生对创业邦解读了旗下种子基金快速成长背后的逻辑。
为何将80%押注在硬科技、企服?
在企业首次获得投资的项目中,红杉种子有超过六成以上的项目都是与同行合作达成的,合作伙伴超过90家机构,这也是他们获得“同行尊敬”的重要原因。在今年红杉种子庆祝3周年的一个官方视频里,真格、英诺、明势、梅花、初心、嘉程等一众早期基金的创始人都献上了祝福。
今年以来,红杉种子的投资速度更是明显加快,甚至投资额已经超过了过去三年总和。按照这样的投资速度,红杉种子今年将会投资超过100家的公司。
根据红杉种子公布的资料,这支早期基金承担的角色是在TMT、医疗健康和消费服务的大赛道上寻找早期结构性创新机会,重点布局互联网、前沿科技、生命科学、软件服务和新消费领域,尤其关注AI制药、新材料、垂直和通用SaaS、合成生物、开源/云原生、低代码、网络安全、芯片/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光伏等细分行业。
对于红杉种子的赛道布局,虽然和红杉中国主基金看上去一致,但实际上明显侧重于硬科技和企业服务领域,相关项目比例甚至超过了80%。那么,为什么作出这种调整呢?
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日前的HICOOL创业大赛上明确阐明了这一转变背后的核心原因:当下中国的创业主题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个科技为主导的创业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目前在先进制造、生物制药、核心软件、新材料等领域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甚至是空白地带,这是目前最需要创新创业力量的地方,所以创业者需要关注“更硬核”、“更智能”和“更交叉”的科技创业领域。
郑庆生指出,从现在到未来的10-20年,中国处在一个蓄势待发的时代,为下一个消费模式创新的时代做科技上的准备。因此,投资机构应该抓住这个时代所赋予的红利和使命尽快尽早布局。红杉中国很愿意布局能够穿越周期的赛道,譬如硬科技和企业服务,从软件、人工智能、机器人,到新材料和新医药,再到航空航天都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
速度之外,更强调投早、投小、投科技
具体来说,红杉种子在业内率先提出“一次过会”,是指2-3位合伙人和创始人通过一次面谈,就可以达成投资意向。同时,种子基金提出“一页TS”,做到了全行业最短的TS文件,省略了许多过去行业中习以为常的复杂条款。这么做的目的是方便创始人在没有律师的情况下,自己也可以读懂文件。在此之前,这在整个行业中都是难以想象的。
刚开始试用一页TS的时候,给郑庆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回忆说,“和一位创始人开完会之后,我们就直接发起最后的审批流程,大约10-15分钟就完成了。当时,我们留下了创始人,把一页TS发给他,当场就签字了。因为一页TS已经足够简单,创始人已经不需要再咨询律师,几乎一个小时之内就搞定了所有事情。”
此外,红杉种子的不同之处,还体现在肩负着整个红杉中国生态排头兵的作用,要接触到最前沿的创始人,更加强调“投早、投小、投科技”。
“我们很乐于投资0到1阶段的选手,如果投-1到0也是愿意的。很多创始人只有想法,甚至还没有最后决定创业,这种情况下,我们都很愿意积极地和他接触。”郑庆生对创业邦说。
针对于早期投资,“半商业、半公益”的理念也是沈南鹏一直强调的。同样是在日前的HICOOL创业大赛上,他公布了红杉的一项新政策,只要是红杉投资的天使轮、种子轮企业,都将在第二轮融资中自动获得红杉至少百万人民币的加持。
郑庆生谈到,红杉种子投资一家公司,即使中途有其他基金接盘,红杉也不会退出套现。这就要求红杉中国更要有长期主义的精神。之所以提出“半公益”的理念,就是要让我们抱有一定理想主义的精神,穿越周期,帮助创业者赢得更多发展时间和空间,做到长期主义的投资。
红杉种子如何判断一个优质项目?
红杉种子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创始人沟通交流,来了解创始人到底有多么强烈地热爱他的事业,以及是否拥有与之匹配的专业能力。这其中就会涉及到很多专业判断,进行细致的尽职调查、访谈、背景证实等一系列工作,再综合整个行业、公司的经营状况做出最终判断。即使早期投资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也能通过这一整套对人、对市场、对未来的研判,进而形成红杉种子自己的投资逻辑。
以企业服务为例,中国企业管理自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发展完善,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进入到软件时代以后,中国整个企业服务领域比美国在时间上要晚10-15年。
郑庆生认为,所有企业都有开源节流、提高效率的需求,中国企业服务领域的大发展只是时间问题。只要需求是刚需,在美国出现的创新企业和新型模式在中国都会以一定形式出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目前,中国在企业服务赛道上的创始人需要有这种前瞻性,很多创始人都曾在跨国公司工作,将全球的先进实践引入到中国。
另一方面,当下数字化渗透率大幅度提高,原来数字化还只是停留在各个板块信息交换层面,比如会计、物流、库存、业务信息等。而今天的数字化已经深入到整个工厂、设备之间的衔接,工厂与工厂之间乃至整个供应链条之间的数字化。
例如,销售端可以记录每一位消费者和客户的沟通过程,这个过程上,整个供应链链条都可以通过算法进行智能优化。另外,需求端可以把所有客户的自然语言加以处理,通过人工智能对用户进行分析,做出更好的需求判断。
实际上,中国已经是全球数字化渗透率最高的国家,疫情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数字化进程。未来,数字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存在着大幅度智能化的可能。
那么,什么才是一个优质的企服项目呢?郑庆生认为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找到相同点,找好对标的参照物。由于相比欧美,中国企服市场发展相对较晚,所以国内大量的企服公司通常会有一个模糊或者精确的欧美公司做对标。因此,投资人可以通过比较对标公司来分析所在行业的情况和未来前景。
第三,找到切入点,中国各行各业大中小企业的分布、企业文化、预算习惯都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是做普遍模式,还是从一个行业切入,是做大规模还是做中长尾,都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选择。
在企服领域,有两大类公司,一是旨在提高数字化渗透率的公司,第二是提高智能化的公司。上述两个领域包括了RPA、低代码、无代码、协同工具等热点赛道。基本上在全球有对标公司的领域,红杉中国在国内都有相应的布局。
长期主义者背后拼的是资源和服务
清华姚班出身的胡渊鸣,在MIT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通过自己主导的太极项目,用99行代码实现了《冰雪奇缘》中复杂的冰雪特效,迅速成为计算机图形领域小有名气的技术大牛。
红杉中国的投资人很快就和胡渊鸣取得了沟通,并建立了长达两三年的联系;在胡渊鸣即将结束学业准备创业的时候,与他达成了投资意向。
“红杉的这位投资人非常少见,既懂技术又懂商业,他给了我不少可执行的建议。”能够遇到这样的投资人,胡渊鸣感到十分幸运。红杉中国种子基金成为了太极图形的唯一天使投资人。
而在投资之后,红杉的投后服务迅速跟进,给太极图形提供了不少帮助,从公司的办公用地,到关键技术人才的招聘、股权激励政策的制定,再到提供市场行情信息,给出建设性的运营建议,讨论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等等。
郑庆生介绍说,红杉在行业中构建了可能是最完整的中台团队,这对于早期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助推力。在过去的5年中,除了投资之外,红杉陆陆续续建立了很多赋能团队来做好投后工作,包括人事招聘、销售赋能、资本市场协助、市场品牌推广等各个方面,帮助创始人更好地创业。
比如针对于资本市场,红杉中国每年都设有CFO峰会,推出公司早期如何设立期权、如何完成组织架构设置等培训课程;针对早期企业招人难的问题,人力资本团队推出了“红毯计划”,一对一帮助企业招聘关键岗位的人才。
红杉中国也非常注重内部生态的挖掘,将所有生态企业形成手册,把科技赋能公司推荐给零售行业、制造业公司,在生态内部进行BD、销售。
例如,红杉中国投的消费品牌公司需要很多SaaS工具来管理他们的公域流量、私域流量。一方面,红杉会根据需求将生态内的企服公司推荐给他们,帮助其提高业务效率。另一方面,这些企服公司也能够以最快速度抵达这些品牌公司的决策层,实际上这就解决了双方的痛点和诉求。
时代变换中的创投机构和创业者
每个时代都是循环交替的,在以需求为主的创新周期过后,现在迎来了一个以供给为主的创新时代。因此,这也要求投资人拥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快速完成这样的转型。
红杉中国洞悉到这个时代的来临,招聘了大量以硬科技、企业服务为背景的人才,甚至包括不少科学家和资深的理科博士,快速地拥抱这个科技时代。
对于创业者,郑庆生建议要认清时代特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模式创新往往都是集中爆发的,而酝酿的周期会非常漫长。比如互联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历经30年时间的酝酿,才在这10年集中爆发。”
新一轮的模式创新,需要的是更基础的技术革新,因此在这个时代创业更需要有一种长期主义精神,因为创业者正从事着下一个时代的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这个过程中,长期主义最大的体现就是看创业者对这个事情有多么地热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做软件产品,还是做生命科学、新材料,都是一件无比艰苦又琐碎的事情,创业者一定要选择自己热爱的项目,有这份热爱才能以苦为乐。
而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如何能像企业家一样缔造传奇和伟大?一位知名投资机构的创始人曾给出答案:你得从40年前就开始做(Start the business 40 years ago)。没有40年,就别谈什么伟大。
红杉中国也在一路践行这个理念,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陪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推荐阅读
壹
贰
叁
肆